□普沙嶺
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決定實施普遍性降費,進一步為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減負添力。據估算實施一系列措施後,每年將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400多億元。(11月16日新華社)
  400億“普降費”,這是一個針對性非常強的“減負大禮包”。中國經濟進入“新常態”,怎麼確保中小企業、小微企業的活力與成長,確保經濟體最底端有足夠的生命力,是一個很緊迫的命題。所以,國務院今年幾乎每隔一兩個月,都會出台相應的扶持鼓勵中小企業發展舉措。這次更乾脆,直接指向了“減費”。可以說,讓利惠民的特點十分鮮明。
  看起來的確很美,但要讓好政策能夠最終惠民,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兒。在地方政府普遍存在逐利驅動的情況下,讓他們少往自己口袋里裝錢,無異於自斷手腕,以往有太多的案例表明,中央給出好政策之後,各個層級總會撥撥小算盤,背背小九九,只要對於自己財政腰包甚至私家小金庫有利,那麼就常常會不惜陽奉陰違、拖卡慢蹭,這給你點“特殊”,那給你點“難度”,最終結果就是惠民政策大打折扣。
  追根溯源,有些好政策出來了,基層老百姓卻嘗不到甜頭,根本原因就是一缺少知情權,二缺少話語權,三缺少監督權。到底有哪些利好,自己說不清楚也看不明白;政策如何解釋,全得聽辦事機構的“說你有就有、說沒有就沒有”;有疑惑有懷疑,不知道該怎麼申訴……再加上這些政策的利民主體是分散的,是瑣細的,大家很難抱團起來維權,“忍氣吞聲”“交冤枉錢了事”,”吃虧也就吃虧吧”,往往便成為普遍而無奈的選擇,較真者少之又少。
  400億是個多大的數字?如果能夠原原本本、全部都具體落實到小微企業和創業者等人頭上,應該是個不小的數字,“雪中送炭”的價值不可小覷;可如果是這兒跑冒一點,那兒滴漏一點,地方政府有些部門虛與委蛇、雁過拔毛,最終能有多大意義,就很難描述了。年終總結,恐怕也就是一個數字!
  宏大數字的400億,到底跟民眾怎樣發生了關聯,唯有嚴防住跑冒滴漏,讓它處處到位了,每一個創業者都少花了三五百、三五千,才能讓老百姓感受到真正的普降甘霖。民眾需要400億普降費的惠民利好想象,政府也需要給民眾一個依法惠民的想象樣板。  (原標題:400億降費,嚴防跑冒滴漏方能生成實效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z39jzxev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